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湖州 > 百姓生活 > 正文

湖州味道|话说西塞山③湖州西塞山历史地理考

发布日期:2022/4/28 14:15:47 浏览:295

来源时间为:2022-01-22

“学习强国”湖州学习平台、湖州发布、湖州晚报、爱湖州联合推出栏目《湖州味道》,通过个人记忆及研究还原城市现场,展现湖州在历史各阶段的风物、风味、风气和风度。除了邀约之外,也欢迎网友投稿,稿酬从优。稿件可发送至963458800@qq.com,主题请写上“湖州味道”。

播音:王然、汇哲

全文7205字,阅读约30分钟

《湖州味道》特邀作者:思苇

投稿邮箱:963458800@qq.com

张志和《渔歌子》描绘的是秀丽、淡雅而又生动的江南山水,具有鲜明的彩色美、意境美。青碧的山,洁白的鹭,粉红的桃花,清澈的流水,黄绿底纹、黑色斑点的鳜鱼,青笠绿蓑、静静垂钓的渔父,斜吹的风,蒙蒙的细雨,远景与近景,静穆与活泼,鲜明与朦胧,生机与淡泊,执着与超脱,既对比鲜明,又温柔散淡。种种令人神往的好处,大概只有借用“世外桃源”一语才能表达。《渔歌子》描绘的是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甚至丰衣足食的生存环境。饮食有鳜鱼、螃蟹、菰饭、莼羹,穿戴有箬笠、蓑衣、褐裘、荷衣,栖息有渔舟,出行有舴艋舟,朋友就在不远处居住,“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渔歌子》塑造了一个遁迹江湖、怡情山水、安贫乐道的渔父形象,是张志和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自由的人格理想和审美追求的集中反映。

“西塞霅溪盖吴兴胜绝处”,“山明水秀,真是绝境”,元末明初“西塞晚渔”作为吴兴八景之一,就不断有诗人唱和吟咏。成化及弘治《湖州府志》诗文卷收录了张羽、丘吉、杜庠三组吴兴八景诗。丘吉,归安人,明永宣时期号为湖州诗人领袖,性澹约朴素,游眺吴越山水间,飘然远俗。善古文,尤长于诗,以温庭筠、李义山为宗。其《西塞晚渔》诗云:

渔童何处晚鸣榔,

西塞山前烟水乡。

斜日半川藤笠小,

绿波千尺蛰纶长。

忘机不道春锄近,

濯足偏怜杜若香。

闻说子同能泛宅,

狂夫也合老沧浪。

杜庠,苏州人,以诗名于明景泰年间,自负才高,不得志,弃官游历于江湖间,自称“西湖醉老”。其《西塞晚渔》诗云:

吴兴城外太湖边,

西塞山前放钓舡。

网罟晒时春雨霁,

丝纶收处夕阳天。

溶溶碧浪桃花涨,

泼泼鱼鳃柳叶穿。

正是鸣榔归去路,

一行白鹭下长川。成化及弘治《湖州府志》古迹卷开篇即云:“吴兴山水佳胜,古昔名贤异士之所栖息,幽人逸客之所钓游,虽世故变更,而其遗踪旧迹则不与之俱泯者,犹班班可考也。”但在政策鼓励和人口压力下,中晚唐以后湖州农民大规模改造开发低洼地,垦殖草葑茭荡及退滩沙涂,改变了湖州的微地貌,地理水文环境也呈现出不同于隋唐之前的风貌。由于年代久远,古代史籍关于西塞山具体方位的记载又甚为简略,以湖州府治(乌程县治)为坐标原点,有城南、城西南、城西三种之多,曾经莫衷一是。明嘉靖年间弃官寓居吴兴的徐献忠,其《吴兴掌故集》有“西塞久无定论”的说法。其实这样的情况说来也并不奇怪,即便是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的词也曾很快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唐宪宗在位期间(806-820),距离苕霅唱和《渔歌子》只不过三四十年光景,画像求访玄真子《渔歌》,已不可得了。一直到穆宗长庆二年(822)才被李德裕访得。县境图上各都标注清晰(崇祯乌程县志)

有关张志和钓鱼湾的记载,其具体方位和地点较为明确。嘉泰《吴兴志》记载:“钓鱼湾,在乌程县十七都,相传为张志和钓鱼处。”乌程县十七都位于城西弁山南麓的霅水乡。《永乐大典·湖州府》记载:“霅水乡管都四:十六、十七、十八、十九。”董斯张《吴兴备志》卷十五云:“钓鱼湾,在乌程县西三里,古称张志和钓鱼处。”崇祯《乌程县志》《县境图》标注了乌程县域的各都,十七都位于凤凰山(今仁皇山)南,与龙湾铺并列。宋末元初湖州人韦居安《梅磵诗话》有云:“乡人钱牧叔谦别墅在西门外,地名张钓鱼湾,即唐人元真子张志和钓游处。水亭三间,扁曰‘鱼湾风月’,诸公多有赋咏。余亦有一词,寄声《摸鱼儿》,谩录于此:绕苕城、水平坡渺,双明遥睇无际。就中惟有鱼湾好,占得西关佳致。杨柳外、羡泛宅浮家,当日元真子。溪山信美。叹陈迹犹存,前贤已往,谁会景中意。萧闲甚,筑屋三间近水。汀洲香泛兰芷。清风明月知多少,肯滞软红尘里。垂钓饵。这春水生时,胜有桃花鳜。烦襟净洗。待办取轻蓑,来分半席,相对弄清泚。”西塞山下的渔家

晚明苏州府吴县洞庭山人吴鼎芳,与乌程范汭有《披襟倡和集》。其《钓鱼湾》云:

家住此湾中,不出此湾里。

长日坐鱼矶,关心澹无已。

白云起前山,悠悠亦来此。

搔首对斜阳,纶竿久不理。

“西塞山前白鹭飞”,所谓“山前”未必要泊舟山下,青黛远眺亦可。在湖州城西钓鱼湾所眺之西塞山,就方位而言应是乌程长兴交界处的西苕溪畔山脉,即所谓“西塞霅溪”。李结《西塞渔社图》王蔺之跋中回忆说王蔺“顷年过霅上,霅之二三子邀余,游道场诸山,望西塞,指似白鹭飞处曰:‘此即元真子之故栖。’”站在道场山顶,隔着郭西湾圩区,所望之西塞山,亦是乌程长兴交界处的西苕溪畔之山脉。

最早明确指出湖州西塞山具体方位的是南宋归安人倪思。他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曾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以直谏著称,身份地位高,对后世影响大。正因为倪思关于西塞山充满诗意的感性阐释,困扰了湖州人数百年。倪思《经鉏堂杂志》卷一“张志和”条云:“吴兴人指南门二十余里下菰、菁山之间一带远山为西塞山也,山水明秀,真是绝境。家有小舫,时时载酒浮游其上。当八九月秋气澄爽,尤可爱玩,特恨无志和诗笔胸次耳。”徐献忠的《吴兴掌故集》明显受倪思影响,认为西塞山在乌程南二十五里,并进一步解释说“其谓之西塞者下菰城,为屯兵之处,坐西向东,故也。然谓之前则不必在山下,近菱湖处是已”。但此说存在明显的逻辑硬伤,何以西塞之命名不以府治县治为方位坐标,而是以菱湖为方位坐标。其实,由于地势低洼,清孙寿熙曾云“吾乡唐以前,萧萧尽芦荻”,明庞太元的《菱湖志》也说,“菱湖非舟车孔道,汪洋浩渺,古未成聚。自筑凌波塘以来,民始聚于塘之东,兴菱桑业,塘以西皆桑墟、芦苇、黄泥墩、蚬子滩无人居”。菱湖开发的关键阶段是南宋,“南渡以后,始兴市廛,治桥梁,渐即稠密”,但按孙寿熙的说法“南宋聚居民”也还是“寥寥堪指摘”。真正的转折是在徐献忠所处的明代中晚期,菱湖以蚕桑业为基础迈入发展的鼎盛时期。

很明显倪、徐关于西塞的方位是菱湖人感知的方位,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倪思居家就在菱湖镇西下昂射中至东林锦山一带,甚至就被称作射中人。宋时射中称射村,是归安有名的大村落,曾设置湖秀巡检司,南宋很多名家大族乡居于此。诗人胡仔自号苕溪渔隐,隐居射村,曾云:“先君顷尝丐祠,居射村,作感皇恩一词云:‘乞得梦中身,归栖云水。始觉精神自家底。峭帆轻棹,时与白鸥游戏。’”其父胡舜陟,北宋大观三年(1109)进士。两宋之际两度任湖州知州的葛胜仲,携次子葛立方、婿章道祖(章惇孙)移居射中,葛胜仲在与德清诗人沈与求唱和时有“菁山遽用檀公策,水村来作浮家客”的诗句,提到了他退隐湖州的两处居住地,菁山和射中。葛胜仲在《与胡学士书》也明确说到:“避地吴兴,依薄业以糊口,今四年矣。所居号宝溪,连甍一大聚落,日须租办。而十里有菁山隐庵,林谷奇胜,时以烟艇往来。”宝溪是射村的别称。万历《湖州府志》也记载说:“隐安在菁山,太守葛胜仲居此,号隐安。”隐安就是隐庵,隐居得安。射中宝溪(泛金溪)水路到菁山不过十里,葛胜仲父子与倪思一样常以“小舫”与“烟艇”往来在这青山绿水间。西塞山秋色

明清时期学者经过仔细考证后认为,倪思的西塞城南说有误。崇祯《乌程县志》“西塞山”条虽然仍注引有倪、徐城南说,但以“按其地有桃花坞下有凡常湖,有鱼可钓是也”为据否定了城南说,明确标注西塞山在城西。乾隆《湖州府志》和《乌程县志》则引用郑元庆《石柱记笺释》考证,“《经鉏堂杂志》下菰菁山之间,一带远山为西塞,非也”,“以为在菰菁菱湖之间者亦俱无的实”。厉鹗《题姚敬直西塞山居图》有云“城西西塞山,地僻趣萧散。失笑经鉏翁,标举迷町瞳”,其文集《樊榭山房集》收录此诗时,专门备注“倪文节公《经鉏堂杂志》以菱湖一带远山为西塞误”。不过,吴兴山水清远,东西苕溪与天目余脉相接之处,城南城西一带逶迤盘旋的山脉,山水相偕,物产丰富,渔猎樵采种植皆宜,确实处处都有《渔歌子》的意境。

西塞山城西南说,出自明成化、弘治、万历的《湖州府志》,均标记为县西南二十五里。徐献忠说“新志又以城西南之二十五里,则与妙喜相近,尤非”,郑元庆《石柱记笺释》也指出“山在县西十八里,劳志云在县西南二十五里,非也”。颜真卿刺湖,与皎然、陆羽常聚会唱和于杼山妙喜寺,张志和与之交往甚密,编纂者因此推断西塞山必与杼山相近,才有了西南二十五里之说。从崇祯《乌程县志》起,所有府志县志“西塞山”条均把方位标记为城西。也就是从崇祯《乌程县志》起,均明确记载西塞山下有桃花坞与凡常湖。最直接清晰的依据是明初工部尚书严震直墓在西塞山。严震直墓旧址严震直墓表:名贤逸兴常垂钓

严震直,乌程人(今吴兴织里骥村人)。“洪武时以富民择粮长,岁部粮万石至京师,无后期,帝才之”,最后官至工部尚书。弘治《湖州府志》载:“国朝工部尚书严震直墓在西塞山。”万历《湖州府志》载:“国朝尚书严震直墓,西塞山。”崇祯《乌程县志》载:“工部尚书严震直墓,西塞山。”而且严震直同时代的名臣茹瑺所作的《严公神道碑》说得也很清楚:“葬郡之乌程县九原乡西塞山之原,公爱是山,因自号西塞山翁,尝曰:‘吾死葬于是,盖治命也。’”九原乡,又名九玄乡,管辖乌程县十三至十五都,崇祯《乌程县志》记载:“避村赵村,十三都,县西四十里,杨家庄,十四都,县西四里,八字桥,十五都县西三十里”,上述诸村至今仍在,南为避村赵村(肇村)东为杨家庄,西为八字桥村,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西塞山所在的地域。清代府志县志均认为“严尚书自号西塞山翁,殁葬其处其山正值城西,土人至今曰西塞山,县志以为下有桃花坞凡常湖更为可据耳”。严震直墓表:胜国忠魂可结邻工部尚书额石梁

严震直墓民间称严墓、严家坟,尚书坟山,严家坟甚至被用来命名西苕溪畔的一个自然村落。墓筑在半山腰,毁损异常严重,原先墓前现尚存石马一对。据当地农民回忆,1964年,发掘尚书坟时,有两块载有严尚书生平及历任官职的石碑,其碑现砌在机埠里,因有文字的一面朝里,无法辨识。坟的其它的石碑、石柱、石坊等分别砌入尚书坟山附进的学校、机埠以及当地农民的住房墙壁里。其中:尚书坟石牌坊刻有“工部尚书”额的石梁、清道光九年(1829)江西督学署使吴孝铭题的“名贤逸兴常垂钓,胜国忠魂可结邻”墓表石柱对联等均陆续被发现。樊漾湖畔的秋色

嘉庆《大清一统志》“西塞山”条云:“在乌程县西南二十五里,有桃花坞下有凡常湖,唐张志和游钓于此,作《渔父词》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尽管提到了凡常湖,显然其“乌程县西南”的方位标识还是错的。而同治《湖州府志》关于西塞山的记载表述则非常清晰:“在城西二十五里。唐张志和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下有桃花坞、凡常湖,张志和游钓于此。”西塞山位于今湖州高铁站西侧弁南樊漾湖村一带,山麓有樊漾湖,湖面浩渺,烟波迷蒙,衬托得山峦如屏,与李结的《西塞渔社图》十分神似。樊漾湖是凡常湖的俗称。嘉泰《吴兴志》记载:“凡常湖在县西二十七里”,“苕溪……又至吴山北,经彭汇入凡常湖,又合长兴之南乌程之西众山之水至城下”。说明凡常湖是西苕溪上很重要的一处节点湖泊。横跨玄通江的玄通桥

西塞山层峦翠叠,山势连绵,林木葱茏,山坞中又有桃花掩映。西塞山上下来的山溪水,从汇集到?中央的樊漾

[1] [2]  下一页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