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湖州 > 旅游景点 > 正文

共青团助力“双减”常态化志愿服务,这些地区开课啦

发布日期:2021/10/23 12:28:44 浏览:257

来源时间为:2021-10-22

共青团助力“双减”常态化志愿服务,这些地区开课啦

2021-10-2204:49:36来源: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至好友和朋友圈

“双减”之后,孩子们在课后该做些什么?别担心!近日,团浙江省委和浙江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全省共青团开展助力“双减”常态化托管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省内已有不少区域开始了常态化课后托管工作,快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杭州

今年秋季开学伊始,团钱塘区委广泛发动辖区高校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学后服务”工作来。截止目前,共有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商大学6所高校参与“学后服务”,与学正小学、观澜小学、杭州市下沙第二小学、云帆小学、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附属学校、听涛小学6所小学开展定向结对志愿服务,每天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约100余人。其中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杭州市及钱塘区“双减”志愿服务工作要求,秋季开学以来,已对接幸福河小学等三所学校开展志愿服务,课程内容包括:数独,简笔画,足球,摆火柴,七巧板等。

宁波

团宁波市委决定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双减’育人·甬有幸福”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实施“四点半课堂”志愿服务项目及“七彩假期”、“流动少年宫”两项志愿服务活动。依托学校、社区、文化礼堂、文明实践站、儿童之家、家长学校等场所开班,实现青少年就近就便、自主参与。如北仑区将在工作小组的指导下,整合全区志愿服务资源,生成北仑区“四点半课堂”志愿服务清单,发送至区内幼、小、中等学校,通过学校点单方式,安排志愿者上门讲授课程;海曙区志愿者协会按照区“双减”工作要求,依托宁波We志愿服务平台和区内成熟的青年人才志愿者团队,专门开展海曙区“四点半课堂”志愿者专项行动。

温州

温州大学团委联合瓯海区教育局共同开展温州市瓯海区小学生暑期托管社会实践活动,并成立温州大学畅优志愿服务队,目前已于瓯海外国语学校完成课后托管结对工作,每周3-5次常态化开展课后托管服务,每次服务学生150余名,目前已服务学生2400余人次。托管内容主要包括带领孩子阅读和体育运动、参加劳动、学习科技知识、培养课外兴趣、拓展课外知识等实践活动并结合温州市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出红色科学之实验篇、红色旋律之音乐篇、红色姿态之书法篇、红色力量之体育篇、红色情怀之朗诵篇、红色妙手之美术篇、红色精神之品德篇等系列红色课程。

湖州

安吉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聚力于做好校外课后服务“加法”,面向小学1-6年级学生,于9月11日起开设9个双休日公益托管班,为学生提供阅读、美术、手工、趣味游戏等服务,全面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同时,推出定制版“流动少年宫”,为学校提供科普、文体、艺术、劳动、游戏等活动菜单,助力学校“5 2课后服务”。依托红领巾学院,开展“少年领袖成长营”“夏令营”“假日营”等系列综合和实践活动。并邀请浙江话剧团为全县学生开演优秀学生剧《疯狂语文课》159场,进一步充实青少年课后生活。

绍兴

10月15日下午,绍兴市“红领巾公益课堂”助力校内托管首站来到了越城区秀水小学,为该校不同年段的学生送去了“欢乐大礼包”。此次公益课堂共设电娃课堂、硬笔书法课、小小主持人、马达加斯加风土文化等9大主题公益课,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涵盖了劳技、美育、体验、体艺等几大领域。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老师们的课堂设计即专业又接地气,内容生动活泼,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参与到课程体验中来。助力“双减”,快乐不减。绍兴市“红领巾公益课堂”将不断结合社会多方资源,将优质的校外资源带进校园,开展集实践性、趣味性和科学性于一体的特色品牌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后托管生活。

金华

在10月13日——第72个少先队建队纪念日,团金华市委发布了《金华市共青团助力“双减”公益服务清单》。服务清单涵盖思政引领、红色研学、红领巾争章、清廉教育、文明实践、安全教育、传统文化、志愿公益等26个主题的150个服务项目,全市各级共青团组织将为全市青少年“双减”后的课余生活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和个性化选择。金华市内10个县(市、区)第一批34家单位共同为青少年成长织起了一张关爱大网,助力“双减”政策实施落地。

同时,为给“双减”服务提供组织保障和人员配备,团金华市委还同步成立了83家社区少工委和第一批“青春助‘减’”高校志愿服务队,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将为青少年提供家门口的组织化成长服务。金华市青少年宫根据相关学校实际需求,研讨、制定课后服务清单,精选授课教师,以学校自主选择、学生自愿报名的形式常态化开展上门课后服务,目前已参与4所学校的课后托管服务,提供古筝、乐高、素描、编程等11门兴趣课程。第一期课后服务为300多名学生提供优质课程。

衢州

衢州市青少年宫按照“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总体要求,发挥共青团、少先队、青少年宫组织优势、活动优势、课程优势、师资优势,秉承“项目进课堂、学校减负担、学生有收获”为宗旨,精心谋划统一部署,以“青春助力‘双减’”项目为统揽,在全省率先推出“红领巾助力‘5 2’”课后服务项目。依托组织工作网络,市县联动、统筹推进,打造“一县一品”课后服务项目;创新推出“你点单我服务”模式,制定助力课后服务课程清单;发挥引领协调作用,建立“1 X”课后服务协调机制,吸引市级相关部门资源和社会力量汇入,形成工作合力,提供精准服务。截至目前,全市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已开展助力课后服务77批次,投入师资力量689人次,16085名青少年享受服务课程。

台州

为助力“双减”政策落地,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由台州团临海市委主办,临海市青少年宫承办,临海市科协、临海市气象局、临海市环保局、临海市消防大队、临海市红十字会等单位共同协办的“流动少年宫”活动自开展以来,已经走进近50所中小学,公益服务青少年超5万余人。接下来还将继续走进各基层学校、社区、乡镇农村,安排20多个体验项目,确保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体验、、交流”的形式,让广大青少年朋友在“流动少年宫”中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把知识和关爱带给青少年,更好的为素质教育服务。

在10月10日,路桥文化新地标——路桥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也开课了。根据实际情况,青少年活动中心整理了魅力诗词、国画、越剧、中国舞、声乐、琵琶、二胡、话剧等8项课后服务项目,融入东方理想学校“课程超市”,供学生们按需选择,招生开班后,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师主动上门提供课程服务,充分满足学生课后精神文化素质提升的需要。

丽水

“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团丽水市委积极对接教育部门,清单式梳理“双减”服务需求,依托于丽水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丽水市青少年宫、小童星模特学校等校外培训机构志愿者;以及家长义工、家委会或退休教师等社会志愿者这“三驾马车”,共同助推“双减”服务工作进程。同时主动抓“典型示范”,确定上海世外教育附属丽水市实验学校为“双减”工作第一批试点学校。发布招募公告,广泛动员吸引各方面人士参与,建立课后服务志愿者人才库,截止目前共收到300余名各类志愿者的积极报名,初步选择了其中的20多位进入试点学校开展志愿服务助教工作。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在“双减”政策实施后,结对莲都区一民工子弟学校,针对开展晚托班后小学生依然不能完成作业,或是父母不能承受晚托班课费的实际情况,持续进行“快乐英语六点半课堂”志愿服务项目。精选商务英语等专业的志愿者一百余名,于每周一至周五晚为结队小学的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们开展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对一”固定帮扶。

下一步团浙江省委和浙江省教育厅将通过全省各级共青团,组织发动全省青年志愿者常态化参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后、寒暑假、节假日等时段托管志愿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托管课程。让我们一起看看通知的主要内容吧!

一、参与对象

以大学生、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青少年宫教师、高校教师、学生家长、青年文明号集体成员、“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群体等为主体,鼓励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的各行业各领域志愿者参与。

二、服务对象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三、服务时间

自2021年秋季学期起课后时段(具体时间依据当地教育部门安排)、寒暑假、节假日。

四、具体安排

1、组建稳定队伍。由各设区市团委指导,各县(市、区)团委具体负责,在各县(市、区)建立助力“双减”志愿服务队。各高校团委要全力配合支持地方团委,将该项工作作为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大力引导学生参加托管志愿服务。各地要建立人员资质审核机制,结合教育部门要求,对志愿者严格把关,将托管所需的高素质志愿者选拔上来,保质、保量完成招募工作。建立激励保障机制,设计志愿者培训课程,提升服务质量,通过项目培育、表扬表彰、重点宣传等,引导鼓励有能力、有积极性的志愿者发挥更大作用。

2、落实结对模式。各市、县(市、区)团委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对接托管志愿服务需求,在明确需求的基础上,探索“1 X”结对模式:“1”即发挥好县(市、区)助力“双减”志愿服务队作用,下设若干分队,各分队与学校、青少年宫等托管阵地定向结对开展服务,确保托管志愿服务落实落稳;“X”即发挥各级团组织、高校团支部、高校学生社团、青年社会组织、青年文明号等集体作用,在确保人员资质的前提下,推进成建制结对托管阵地,常态化长效化开展结对托管服务。各县(市、区)结对农村学校数量不低于结对总数的50。

3、抓牢重点阵地。课后及寒暑假时段重点聚焦学校等阵地开展服务。节假日时段重点聚焦校外阵地开展服务,结合实际充分用好社区、青年之家、红领巾学院、青春驿站、红色基因传承基地、企业楼宇等阵地,为服务对象提供就近就便、好用实用的托管场所。重点用好青少年宫阵地,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开展公益性托管志愿服务,在课后通过送课程项目进学校、流动青少年宫进学校等方式,为校内托管学生提供非学科类培训和各类实践体验活动。

4、丰富托管内容。各市、县(市、区)团委要根据当地教育部门和学生需求,对辖区内托管志愿服务做好统筹推进和排班谋划。要组织志愿者发挥优势特长,为学生提供法治宣传、心理辅导、劳技课程、集体游戏、文体活动、兴趣拓展等服务。要聚焦思想政治引领,在学校阵地课后托管志愿服务中,安排设计专门的团、队活动课时,突出共青团和少先队政治属性,开展红色研学、“四史”教育、红领巾公益课堂等服务。开展“双减”政策宣传,为深入实施“双减”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严禁提供违反“双减”规定的课程等服务。

5、强化数字赋能。通过“志愿汇”平台开设助力“双减”常态化托管志愿服务专区,学校、阵地可以通过专区发布志愿者需求,志愿服务队伍和其他服务团体可以根据自身特长、结对情况等认领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托管服务。加强对各市、县(市、区)以及各高校开展托管志愿服务的数据归集分析,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指导推动托管志愿服务不断走深走实。

6、建立长效机制。各市、县(市、区)团委要主动对接当地教育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要建立评价反馈机制,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学生、家长、学校对志愿者托管服务工作的评价情况,作为改进提升工作的重要依据。团省委、省教育厅将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调研督查,把工作创新、推进有力、机制完善的县级团委、高校团委确定为省级试点,同步鼓励各设区市团委开展市级试点。团省委、省教育厅将适时

[1] [2]  下一页

最新旅游景点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