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湖州 > 百姓生活 > 正文

湖州:太湖之滨的璀璨明珠

发布日期:2016/11/20 9:31:57 浏览:691

成“天下粮仓”,“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兴盛靠什么滋养?是“申名”,掀开了溇港圩田的神秘面纱。

“一束水成溇,两千年绣田成圩”。史前,沿太湖南岸一线是一片沼泽,先民饱受洪涝灾害之苦。为防洪泄洪,早在3800多年前,湖州先民在城东毗山漾湿地上,开挖了第一条南北向的“毗山大沟”,亦即世界上最早的溇港。

自东晋修筑頔塘后,頔塘与横塘、溇港构成了密集的水网,把湖州与织里、南浔等市镇串联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形成由溇港—圩田—运河、城—镇—村组成的带状人居环境体系。目前,在濒太湖47条古溇港的入口处和水乡古村,仍能清晰地看到溇、闸、桥、亭、寺、船、桥步、廊街、驳岸、系缆石、车水埠头、市集、牌坊等。正因为此,才有“水晶晶的湖州”之昵称。

有研究者认为,太湖溇港圩田系统以“塘、浦、圩、田”的水系布局,既像城堡又似古城的圩围。圩堤是“城墙”,水闸是“城门”,中间的田埂是“马路”,圩中的水渠是“市河”。网格式的大田种庄稼植物,外围的圩堤种桑植树,每个圩围都有一条绕圩河。城堡式的圩围,具有较强的抗旱排涝能力。塘浦圩田这一独特的太湖防洪泄洪水系,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她是湖州历史文化和市镇网络体系的繁衍和繁荣之根”。

溇港圩田及其衍生的“桑基圩田”、“桑基鱼塘”和运河网络,滋润和丰富了光辉灿烂的“吴越文化”,孕育了“富饶、秀美、宜居、乐活”的“江南清丽地”。“鱼米乡、水成网、两岸青青万株桑”。塘浦圩田所催生的稻文化、鱼文化、丝绸文化等文化景观,构成了太湖南岸风光独具的溇港文化带。坐落在太湖湖畔的义皋古村落,可谓曼妙溇港文化带上的明珠。

鸟瞰义皋古村落,可看到两条绸带般流淌的运粮河,将义皋溇分为繁华的义皋集市、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和朱家庙自然村3部分。稍近,有名的“义皋四桥”——陈溇塘桥、尚义桥、常胜塘桥等尽收眼底。它们犹如“绸带”的环扣,将古村落老街、民居的素朴与河水的灵秀联结到一起。

“义皋古村落的保护开发,是在原址上新建一个景区,以溇港文化带动古村落开发建设。”村干部胡根才说,根据“原样保护、原貌恢复”原则,旅游景区突出溇港文化、太湖渔文化和古村落文化,进行保护性修复,并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与义皋古村落一样,整个溇港圩田区域,也正在进行保护性开发中……

由塘浦圩田和溇港圩田架构的江南运河水系,已成为全国内河航道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以頔塘为主干的水上大动脉,年运力已超亿吨,约占全市水路货运量的80以上,相当于3条沪宁铁路。頔塘也因此成为海河联运的“黄金水道”,被誉为“东方的莱茵河”。“她为湖州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跻身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作出着巨大的贡献”。

湖州文化:魅力无穷

——解读湖州:悠久历史深厚底蕴

湖州,处浙江北部,东邻嘉兴,南接,西依天目山,北濒太湖,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

湖州,聚太湖灵气,秀甲东南,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勤劳智慧的湖州人民,传承创新,开放交流,兼收并蓄,形成了特色鲜明、深厚底蕴、丰富内涵的地域文化,留存了众多的文化遗产。除了上述的太湖溇港农耕文化始发地,还是湖笔文化的诞生地,丝绸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的发祥地,“湖学”的兴盛地,文化名人的集聚地……

丝绸文化的发源地。钱山漾遗址出土的丝、麻织品和绢片,距今4000多年,是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家蚕丝织物之一。三国吴时,湖州丝绸已作为贡品进贡王室,并漂洋过海,开创了“海上丝路”。明中叶以后,湖州更成为全国蚕丝集中产销地,并由此产生了丝行、绸庄和缫丝纺织企业。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湖州商人徐荣村寄送的12包“荣记湖丝”获得金银大奖,成为我国首个获得国际大奖的民族工业品牌。湖州人民还将种桑、养蚕与养鱼相结合,发明了“桑基鱼塘”的种养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我国唯一保留完整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

湖笔文化的诞生地。湖笔制作已有2000多年历史。凭借其“尖、齐、圆、健”四大特色,被誉为“毛颖之冠”、“文房四宝”之一。湖笔之乡善琏镇,相传秦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因此善琏建有蒙恬庙供之。湖笔笔尖有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锋颖,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并、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制而成。白居易曾以“千万毛中拣一笔”和“毫虽轻,功甚重”来形容制笔技艺之精细,故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

茶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汉代,湖州就有种茶、制茶、饮茶的习俗。自晋代始,温山御荈、紫笋等湖州茶屡为贡品。世上首部茶文化专著《茶经》,即是陆羽在湖州写就。湖州茶文化,衍生出了茶事、茶艺、茶俗、祭祀、茶文、茶诗、茶会等。“茶道”一词,也最早始于唐代湖州人、著名茶僧皎然的茶诗中,比日本使用茶道一词早800多年。

“湖学”的兴盛地。湖州教育家代不乏人,曾先后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体操学校、第一所地质研究所、我省第一所省立中等工业学校(今浙大前身)等。其影响最大的是北宋时期著名教育家胡瑗,在湖主持州学,首创因材施教、明体达用,提倡既要明德立志,也要注重培养实际能力,世称“湖学”。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文化名人的集聚地。深厚的历史人文泽被,使湖州代有才人,“其冠簪之盛,汉晋以来敌天下三分之一”。自唐至清末,有进士达1530人,其中状元16人。历代大家卓然,王羲之、王献之、沈约、孟郊、张志和、颜真卿、苏东坡、秦观、赵孟頫、凌濛初等,或为本籍,或寓居湖州,或为官一方,留下了大量诗文、书画作品。涌现了大批书画家、藏书校勘纂辑家、教育家、法学家、地质学家、红学家等。我国杰出人才最多的51座城市中,湖州名列第10,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湖剧。旧称湖州滩簧,曾称“小戏”、“花鼓”、“湖州文戏”等。流行于湖州、嘉兴各县,及毗邻的吴江、余杭等地,采用湖州吴语方言演唱。湖剧是浙北地区唯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是中国戏曲和湖州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2010年,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此外,塔里塔、庙里庙、桥里桥,人称湖州三绝。建于唐朝的飞英塔,“塔中有塔”的独特造型为海内孤例。潮音桥“桥里桥”的特殊形制,在中国古代桥梁史上也罕见。嘉业堂藏书楼,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功能最齐全的私家藏书楼之一;毗山遗址,是浙江地区保存最大、最为完整、堆积也最为丰富的马桥-商周时期大型聚落遗址……

秉承悠久厚重的历史文脉,沐浴灿烂隽永的人文光辉。湖州从记忆深处走来,历久弥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对湖州古城的肯定,同时也更好地促进着湖州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

│主办单位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承办单位浙江日报社│媒体互动钱江晚报今日早报浙江老年报美术报浙商杂志浙江在线腾讯大浙网《浙江建设》杂志《城市与规划》杂志浙江建设信息港│战略支持央视财经频道(CCTV-2)求是《小康》杂志

《湖州:太湖之滨的璀璨明珠》相关参考资料:
浙江湖州环太湖、浙江湖州环太湖集团、湖州南太湖环保能源、湖州南太湖论坛、湖州南太湖、湖州南太湖环保、湖州南太湖电力科技、湖州南太湖环保科技、湖州太湖星生物科技

上一页  [1] [2] 

最新百姓生活
  • 湖州地区宝马5系05-07

    来源时间为:2024-05-07湖州地区宝马5系(进口)降价来袭!最新报价36.71万,现车充足家家情报官2024-05-0715:29:22·发布于北京查提车……

  • 湖州的宝藏“村咖”,藏不住啦!05-07

    来源时间为:2024-05-02湖州的宝藏“村咖”,藏不住啦!2024-05-0215:21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字号一日闲暇啜饮一杯咖啡沉浸于乡村的美景……

  • 太美味了!吃了会上瘾的“浙江十大农家特色小吃”新05-06

    来源时间为:2024-5-06天气越发寒冷,是时候为自己囤点脂肪来过冬了!·正·文·来·啦·天气越发寒冷,冬天越来越近是时候为自己囤点脂肪来过冬了!近日,201……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