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湖州 > 企业单位 > 正文

湖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3月1日王纲)

发布日期:2021/3/22 3:09:07 浏览:815

来源时间为:2021-3-1

2021年3月1日在湖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湖州市市长王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湖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主要工作和“十三五”发展成就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湖州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一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州考察,对我市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赋予湖州“再接再厉、顺势而为、乘胜前进”的新期望新要求。全市上下倍感振奋、倍增干劲,凝聚起决胜“十三五”、迈向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一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湖州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等各方面的监督和支持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市委“一四六十”工作体系,扎实开展深化“三服务”、奋战“五个年”活动,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再出发的决心、发展再提质的恒心、浙北再崛起的雄心、为民再担当的初心,争先创优、创新实干,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3.3,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7.7和6.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6和7,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一)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面落实群防群控、精密智控举措,我市成为全省确诊病例最少、“清零”最早、唯一没有发生“二代病例”的地市,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严格落实“盯住重点、隔住发热”等防控策略,率先启动来湖人员管控措施,“洗楼”式排查386万人次,发放健康码735万个,开展核酸检测67.5万人次。全力救治确诊病例,有效管控无症状感染者。统筹抓好物资保障,全市普通医用口罩日产量最高提升到180万只,核酸检测能力提高到每日39.9万人,“米袋子”“菜篮子”保持货足价稳。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强化常态化防控措施,启动疫苗免费接种工作,加强重点领域监管。一年来,全市人民守望相助、同心抗疫,14.7万名志愿者投入到防控一线,107名医务人员赴外地开展援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展现了非常时期的湖州担当。

(二)以最强政策供给稳定经济运行。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选派服务专员4090名,深入开展精准帮扶,与广大企业和职工风雨同舟、共克时艰。出台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湖八条”,兑现扶持资金198.1亿元。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15.7万名外地员工及时有序返岗。落实“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措施,为企业减负245亿元,2.5亿元中央“两直”资金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1.4万户,覆盖面居全省第1位。

制定实施重大项目攻坚及招商引才“湖九条”,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45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7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工建设521个、竣工投产357个,分别增长37.5和48.1。省市县长项目达到36个,落地率居全省第2位。抢抓政策窗口机遇,落实“2 6”重大项目清单工作,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39个,居全省第1位,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86.3亿元。推动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2个产业平台入选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3个特色小镇获得省政府命名,14家小微企业园通过省级认定。

出台制造业高质量赶超发展实施意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1.9、8.2和11.3。启动万物智联强市建设,以数字化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整治“低散乱”企业及作坊2089家,完成“个转企”1779家、“小升规”343家,新增上市公司7家,市城市集团、交通集团获AAA主体信用评级。促进消费持续复苏,创新举办首届“湖交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省率先实现正增长。加快旅游市场恢复,启动省级文旅消费试点,接待过夜游客44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84.6亿元,莫干山旅游度假区升格为国家级。

落实“稳外贸十条”,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均首次突破千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100.9,服务贸易总额增长55.4。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童装及日用消费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德清B型保税物流中心成功获批。着力稳外资,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加快建设,实际使用外资12.1亿美元。

(三)以主力担当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力争取、成功承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借势推动沪苏湖高铁全线开工、长三角产业合作区签约共建,“小个子”迸发了大能量、展现了新形象。融入全省“四大”建设,杭湖、嘉湖一体化标志性项目加快实施,与长三角其他城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门诊就医医保直接结算、创新载体合作共建等全面加速。突出交通先行,推进“轨道上的湖州”建设,全市完成综合交通投资213亿元,增长14.7。宁杭高铁二通道等5个铁路项目纳入上级规划,湖杭高速公路、苏台高速公路、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等项目开工建设,湖杭高铁、申嘉湖高速公路孝源至唐舍段等项目加快实施,商合杭高铁、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杭宁高速公路改扩建等项目建成使用,枢纽门户城市功能基本显现。强化区域竞争比较优势,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谋划建设低成本创业之城和高品质生活之城,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261个地级城市中居前10位。

(四)在改革创新中抢先机、育新机。坚持改革不停步,面对外部环境的巨大冲击,把改革作为破解难题、争先创优的根本方法,政府系统5项改革入选省“领跑者”。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41件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实现“一件事”全流程办理,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实现竣工验收前审批“最多80天”,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跑零次可办率98.1。创新开展深化“三服务”、聚力“破五未”项目攻坚行动,386个“五未”项目化解率达到97.2。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新供工业用地1.68万亩,新增贷款首次突破千亿元,通过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帮助1万余家企业获得银行授信675.1亿元。坚持创新不止步,谋划实施“五谷丰登”计划,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即将获批,创新生态指数在长三角41座城市中居第10位。实施人才新政4.0版,新引进大学生13.1万名,新入选国家和省级引才计划68名。完善创新创业体系,浙大湖州研究院、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等创新载体落户湖州,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00家。

(五)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配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空气、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推进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率先实施低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空气质量6项指标首次全部达标。建成污水零直排区279个,完成污水处理厂扩建和提标改造11座,创建省级美丽河湖12条,实施太湖禁捕退捕工作。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绿化造林1.4万亩,成为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决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企业债务、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等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银行不良贷款率进一步降低至0.51,信贷资产质量居全省第2位,入选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提前完成政府隐性债务化解三年目标任务,市本级和各区县政府债务率均保持在95以下的绿色安全区。决胜精准脱贫攻坚战,173个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的欠发达村实现摘帽,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5,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873元。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合作、山海协作等有序推进,南浔区委、长兴县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党总支等3个集体和2名扶贫干部分别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称号,我市结对帮扶的4个贫困县率先脱贫摘帽。

(六)推进城乡品质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十五周年理论研讨会在我市召开,“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进一步打响。我市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评,成为全国率先、全省首个实现市县“满堂红”的地市。加大城乡建设力度,经市人代会审查批准的116个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33.2亿元,超过年度计划16。南太湖未来城总投资300亿元、总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的40幢大楼整体开建,南太湖绿色金融中心建设与招商同步推进。湖州城市规划展览馆、南太湖山庄等重大项目建成运营,城市内环快速化改造加快推进。新增未来社区省级试点创建项目3个,改造老旧小区25个,整治中心城区房屋渗漏12460户。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数字大脑支撑应用场景152个。44个新时代美丽城镇加快建设,6个镇获评全省优秀样板镇。加快生活垃圾分类全国示范市建设,建成启用湖州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全省首次乡村振兴综合评价中居第1位。深入推进粮食安全工程,“五优联动”湖州模式在全国推广。实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53个,涉及土地163.5万亩,全国首宗农业“标准地”在我市出让。启动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片区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A级景区村庄全覆盖。环湖大堤浙江段后续工程开工建设,安吉两库引水工程加快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新惠及23.4万人,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同质饮水。

(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新增城镇就业17.3万人,登记失业率1.5,帮扶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7万人,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稳步提高。新增养老床位2202张,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试点通过验收。新建成交付城镇保障性住房5524套。湖州师院求真学院获批转设湖州学院,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开工建设,浙江宇翔职业技术学院纳入全国普通高校序列,8所义务教育学校和18所幼儿园建成使用,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行动扎实开展。医共体建设全面深化,国家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创新试点工作考核居全国第1位。浙北医学中心建成启用,市第一医院通过“三甲”评审。建成城市书房13家、农村文化礼堂115个,成为全国唯一的文旅公共服务综合性试点。完成100个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建成60个百姓健身房。“最多跑一地”改革持续深化,实现县乡两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全覆盖。重大安保任务高质量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省食品安全市成功创建,生产安全、火灾、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下降12.7、死亡人数下降12.4,成功应对超长梅雨汛情灾情。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妇女儿童、红十字、慈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八)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定不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州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两个维护”具体化。突出争先创优,获评省最佳实践案例4个。坚持“三个不开会”,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民为本、实事求是、创新实干的氛围更加浓厚。强化审计监督和审计结果运用,不断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压减政府一般性支出25.1亿元,集中财力办大事、惠民生。完成事业单位改革。跻身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完成“七五”普法,推动法治乡村建设条例完成立法。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更加规范。“一支队伍管执法”等改革扎实推进。办结市人大代表建议194件、政协提案325件。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清廉湖州建设,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这一年,困难比预

[1] [2] [3] [4]  下一页

最新企业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